文/谢小森和往常一样,我下载了这部电影,然后一个人把它看完。
我并不是独生子女,所以我小时候并不孤独,有兄弟姐妹,有同学朋友可以玩。
反而是现在,大家都走散在各自的时光里,没有了交集,没有了联系,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越长大越孤单,一开始我们在一条小溪里认识,我们碰碰撞撞,彼此融入对方的生命中,小溪总会有尽头,然后我们汇入了江河,我们还不会相隔很远,我还能听得见朋友们在说话,我还看得见朋友们在嬉戏。
到后来,江河归入大海,汹涌的海浪把我们冲散,各自有路走,各自也没有自由,向着自己以为的方向奋力游去。
什么叫做长大?
什么才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没有收到爸爸给儿子的一封信,也没有听到妈妈说我长大了,老师只教我怎么去考试。
当然我不会因此而责怪任何人,我知道他们也不知道。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有见过村子以外的世界,更不用说为我指一条光明的路。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明白我处境,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农村来,读了点书,然后在社会上挣扎的人很多。
很多背后的人看好我,只是他们都不是我,他们不懂我的世界。
借着社会的发展,我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我甚至了解世界,我知道像我们这层人,能有个梦想,很不容易,所以我尽力地去捍卫它。
知道了所有烦人的事情,知道了什么都要量力而行,知道了自己的背景,知道了自己的卑微,这就算是长大吗?
长大难道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什么事情却要想后果?
心爱的人,曾经就在眼前,却不敢上前说句话?
长大难道只是为了认识自己的卑微?
难怪那么多的人不想长大。
我写东西经常是没有中心的,胡思乱想一通,有时候觉得在这写篇不入流的影评是在浪费时间,有时候觉得这是我靠近梦想的小洞,也许有一天我会把小洞磨成大洞,进入另一个世界。
如果你跟我一样,你是否会觉得我们这层人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身后的人把我们垫高,让我们得以靠近一个类似出口的东西,然后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另一个底层。
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只是很遥远,也很耀眼。
我们向往,我们想象,我们渴望,我们挣扎,却似乎永远得不到。
我们想得太多,导致晚上都无法入眠,我们能做的却又太少,就像在一个洞口,差一点点就可以爬上去,就差一点点了。
我有时候羡慕我爸,他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如何,他不会想很多,这样活着反而轻松。
只是他却把我送到了那个洞口,然后,我只能靠我自己。
长大后流入社会的大海才发现,不光可以为传宗接代而活着,还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活着。
会发现有些人可以花光自己一辈子做一件事情,有些人可以不顾后果地随心而行。
我却要设法回馈父母,组织家庭,生活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这或许就是责任,为家人,为自己甚至是为社会的责任,至少在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如此。
过来人会用“长大”来逼你就范,长大了不应该怎样,长大了又应该要怎样。
时代的巨轮我无法逃避,要么现在被它压在底下,要么跑快点,以后再被压在底下。
我不满现状,想要挣扎,想要做一些事情,结果才发现,就像一滴雨水扎大海,涟漪也荡不起半点。
现在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没有归属感,生活在社会的隔离带,好的一面进不去,身后的一面不想回去。
有人说,当你感到生活有压力的时候,你就是长大了。
好吧,我是彻底长大了,我的身边没有Ted,我不抽烟也不嗑药,可我不见得就有人喜欢,人就是这样奇怪,拥有了想更好的。
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只是外面还有更好的而已,如果要我说什么向上的话,我会说:在满足中进取。
长大并不可怕,孤单也只是暂时的,所有的故事的结局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是,那说明故事还会延续。
我不能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可能它连我最爱的TOP50都没份,只是在电影里看懂了一些东西,与电影无关。
正如约翰和劳丽的愿望会实现一样,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那天,所有的阳光只为一个人闪耀,现在需要做的是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我喜欢电影,因为电影总是带给人希望,即使最烂的电影,也有彩虹般绚烂的人。
我是理想主义者,希望好一点,为何不可?
For Ted2012-11-17
好容易赶一个本年度既热乎(2012年度的电影即使下载了也会凉一阵)又备受追捧的电影看,看完却倍感失望。
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俗套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爱情、男主角和玩具熊友情套路剧情,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导演让一个毛茸茸的玩具熊说话了,还让他做所有儿童不宜的事,硬加进去的R级剧情,有那么点新颖讨巧,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刻意及哗众取宠,不知道大多数的美国电影迷会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ps.女主角米拉·库妮丝真是和艾玛·斯通一个感觉,本片中和《黑天鹅》里我都误以为就是艾玛·斯通,声音也差不多。
影片以讲述童话故事的形式开篇:约翰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小男孩,他在圣诞节收到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一只小熊玩偶,小熊在被按到的时候,会说“我爱你”。
约翰给小熊起名为泰迪,和他形影不离,把对方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梦幻温情的开篇这不过是虚晃一招,这部影片的故事,即使算是童话,也仅仅是适用于成人世界的童话,外表可爱的泰迪熊掩饰不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残酷。
约翰希望泰迪能够真正和自己对话,这样他们就能成为永远的好朋友了。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约翰的愿望得到了实现。
泰迪活了过来,不仅会讲话,还会行动。
背景音乐在唱着,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好朋友。
我很开心,我属于你。
转眼间,小男孩长大了,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女友,泰迪熊仍然陪伴在约翰身边。
开车送约翰去上班,和约翰聊只有他们俩能够理解的笑话,在约翰害怕雷电的时候和他一起歌唱。
泰迪是约翰的最佳伙伴,而泰迪的陪伴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约翰的拒绝成长——他不热衷于新岗位,不想要结婚,沉浸于和泰迪的幼齿游戏。
终于,在女友的建议下,约翰把泰迪赶出了家门。
至此,影片讲述的不再是一个关于孩子和玩伴的童话故事。
事实上,陪伴约翰成长起来的泰迪,除了拥有玩偶的外表之外,几乎和一个正常的成年男人无异。
他好色,召集一群美女在家里陪自己看电视;在超市当收银员的时候,对着女同事开黄色的玩笑,在仓库里和女同事亲热。
此外,他满口脏话出言不逊,喝酒抽烟抽大麻,和社会期望逆向而行。
相比较于正常成年男人在社会上所受到的礼仪约束,泰迪熊所表现出的一切更加自由也更加真实。
他的言行几乎是约翰真实渴望的写照。
所以在泰迪打电话给约翰从女友身边喊走他的时候,约翰没有办法拒绝,因为泰迪太了解约翰的喜好。
女朋友发现之后大怒,约翰在挽回女友失败后,对着泰迪大发脾气。
泰迪去找了约翰的女友,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们和好。
然而事与愿违,约翰向女友提出来分手。
与此同时,泰迪被一对父子绑架了。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就是比较经典的好莱坞模式了,不过这次不是英雄救美,而是英雄救熊。
虽然拯救的过程中出了点小意外,也并不影响大团圆的美妙结局。
影片的基调虽说是轻松愉快的,却也暗含对纯真童年的向往和对冷酷成人世界的批判。
在约翰离开的时候,泰迪的身体又发出一声“我爱你”的声音。
童年时你说的一句“我爱你”,让我把你当做最好的朋友,甚至不惜许下一生的诺言。
时过境迁,多年后的今天,你仍然说着一样的话语,却再也激荡不起我内心最柔软的涟漪。
失去的童年时光如同遥远的星辰闪烁在空中,只能远远怀念,再也无从握在手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很开心,我是你的好朋友。
矮胖圆Ted因为John在圣诞夜的许愿而有了生命,于是开始了长达27年亦基亦友的相伴。
John因为Ted的到来而走出了孤立小朋友的阴影,而Ted虽然大红大紫,始终没有离开给予它生命的小伙伴。
好吧,开头看起来是美梦成真一样的梦幻儿童片,其实...这真的是一部成人喜剧欢乐片。
相比起来,不会说话的加菲猫真是弱爆了。
那如果有的选,多啦A梦和Ted你会选谁。
我会选Ted。
虽然他没有魔法,没有时空机,没有任意门,会的只是摸大胸妹子拍照,或者和性感收银员干炮,但Ted更符合我最佳损友的标准。
可以说John生长的过程也是ted生长的过程。
不过,因为ted有永萌的青春,不必担心生计,而John就有必须面对成家立业的问题。
妹子说,你再和Ted混在一起,只会是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
John于是就开始要跟Ted划线了。
第一晚Ted搬出去住的时候,两货的眼神真是萌呆了。
但,妹子怎么能阻隔基友的情,水烟继续有,翘班继续有,和偶像的home party?
必须有!
当然最终妹子还是会暴怒的,John和Ted也是会吵翻的。
不过也是不要紧的,因为Ted是外可卖萌,内可大叔的Best Friend,最后三个人还是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女主角不止一次说,有ted你就永远长不大!
是的,为什么一定要长大。
哆啦a梦永远都有传道士的正义感和高尚的情操,据说大熊经过百折不屈的努力成为了科学家,修好了哆啦a梦。
实在是太励志了。
而被扯烂的Ted被流星一划,就再一次有了生命。
不知道大熊最后是否娶了静香,不过John确实是和妹子在一起了,有了如此欢乐无比的Ted相伴,为什么不呢。
节操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基友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部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然而你猜不到的是,它的过程居然充斥着这么多的粗口、政治讽刺、种族、荤段子和基友。
当看到一个毛绒玩具在超市仓库里和收银员嘿咻的时候,我不知道其他的观众会是什么心情。
至少我自己是一拍大腿,骂了句:KAO,导演太没节操了。
就像小乔同学说的那样:这片子的导演是有多么勇敢,把泰迪熊的节操毁的如此没有下限。
吸大麻,爆粗口,招妓,吐槽,这些是毛绒玩具该干的事吗?
至于跳上收银台把洗面奶挤到脸上这段我就不说了,喜迎十八大,要和谐。
仿佛一夜之间,我所熟悉的那个一脸呆萌的毛绒玩具就变成了一个满口fuck,满脑子精液,一边吐烟圈还一边不停吐槽的中年大叔。
导演不仅给泰迪熊配音了,还附体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节操碎了一地的电影。
我还是喜爱它。
不只是因为搞笑,还因为它是我所看过的,第一部让毛绒玩具彻底脱离童年色彩,进入成人世界的电影。
其实,生活哪有那么和谐?
那么童话?
那么美好?
所有的节操,不过是在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面前披上的皇帝新衣罢了。
影片毁了泰迪熊之前被赋予的童年伴侣形象,却赋予了它一个更成熟更真实更能陪伴成年人的形象。
这世上安慰孩子的动画形象很多,但安慰成年人的却很少。
然而,成年人不是不需要,只是不好意思要。
君不见007、碟中谍、谍影重重这种豪车配美女拯救世界的童话如此的流行么?
需要的得不到,所以才有了YY。
而影片中,泰迪熊其实也不是泰迪熊,它只是我们身边,陪我们一起打dota一起泡妹子一起跷课一起醉酒——直到不知不觉就一辈子的——那个基友。
亲,你还真的以为,结尾男主女主泰迪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爱情的胜利么?
NO,这只是爱情面对基情的妥协。
我想,每个男人都能明白本文开头那首打油诗。
而导演也一定能理解我这篇看似吐槽实则喜爱的影评。
THE END
本来看预告 充满期待 结果看得索然无味 本来玩具熊是个很可爱的东西 结果各种粗口 色情 完全破坏了那种可爱的美好 段子也没啥大意思 我是觉得看到一半就很没吸引力了
刚开始看见泰迪火了 到处上媒体 有点不解 觉得这样的感情好像不太纯粹后来才明白 原来正是因为他火 才会有后来在演唱会表白 虽然个人觉得这是一段很俗的情节 也正是因为他火了 才会发生最后的变态事件 才会让男主明白要珍惜身边重要的东西并且让女主彻底明白泰迪对男主的重要性并且真心接受泰迪 但我想的最多的确是 为什么 女主不能接受泰迪 一个陪伴自己爱人度过27年的一个朋友 本来我以为片子会向gay方向发展的 因为男主和泰迪太过亲密了 说泰迪是个朋友 的确是 应该更像家人 如果我是女主 我也会不开心 并且不想泰迪再每时每刻都充满我的生活 但我真心觉得 让泰迪搬出去太狠了 所以不是很能理解女主 特别是女主说 有泰迪你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因为起初我觉得像男主这样安逸的生活并无不妥 但到后来看到男主为了偶像离开对女主很重要的派对 并且疯玩到忘记时间 女主生气离开他却开始埋怨泰迪的时候 我开始讨厌他了 的确 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埋怨别人 就是在逃避责任 如果自己不学习去承担 那泰迪在与否 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我相信 在男主眼中 泰迪是个活生生的陪伴他27年的家人 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一个会说话的毛绒玩具 除此之外想最多的还是 如果我是女主 面对这样的关系 当然对方不会是一只泰迪熊 比如说男朋友的家人或者是几十年的老朋友 严重影响了我与男朋友的私人生活 我该怎么办不过话说回来 有责任感 有风度的成熟男人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如果我没有运气碰上这样的人 那我该学着体会 这样一个人在爱人的生命里终究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的 那就不要再让他左右为难了我只是睡不着 想了想另外 这只能说是一个充满黄色笑话的童话故事
我给这部电影打四星,完全是出于我的观影洁癖。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打到四星半或者五星——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来说,它实在是超出预期太多了。
一开始画外音无辜的口吻让人以为这是又一部《极地特快》似的童话,结果没想到正片一出,脏话满口,种族、黄色笑话、自嘲、政治讽刺满天飞,完全颠覆了我看预告片时的家庭片幻想,我差点以为这是部Clint Eastwood或者Oliver Stone拍的充满男性荷尔蒙的电影。
美国人真是放得开。
电影分级一提高,放弃了带孩子去电影院的幻想,整个电影院就变成了中年人的欢乐Party。
电影故事很简单,小男孩John的梦想成了真,圣诞礼物Teddy bear活了过来,陪伴了他的整个人生,直到他需要在家庭和Ted之间做出选择。
但其实,电影充满了各种隐喻,有时甚至是明喻:每个男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泰迪熊;各种时候他需要在女人和泰迪熊之间做出选择:是成为一个负起家庭责任的男人,还是追逐自己心中小男孩的梦想,不负责任但快乐;只要心里有泰迪熊,就无法离开童年的世界;但最后女人还是抚平男人心中伤口的关键人物;女人想要和男人快乐地在一起,就必须宽容他的那只泰迪熊。
最后那个缝针的场景,简直让人又诡异又想笑又好像不该笑的黑色幽默感,快赶上Tim Borton的黑色电影了。
好了,到此为止,我基本把电影情节讲了一遍,剧透得也差不多了。
可是哪个男人能离开泰迪熊呢。
童年的动画片是那么美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幻想有一天坐在恐龙特级克塞号上打倒了格勒密斯;我们希望一辈子都有大麻抽,有女人投怀送抱,不负责任地和各种人上床;这在苍白的、一份租车公司的工作背后,是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的唯一出口。
为此,我们宁愿付出害怕打雷的代价,愿意逃离衣冠楚楚的社交场合,在泰迪的身边,冲口而出一些平时不能说的话,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
导演蛮有号召力的,把Nora Jones和Sam Jones都弄来演真人,电影院的大叔大妈看到满头白发的Sam Jones,估计也会好好地怀念一把自己的童年吧。
更多影评请见博客:http://www.wangxiaoxin.net本文版权属于王小心,转载请注明
故事是俗套了点。
但就是这样重口味,点醒成人世界里的纯真。
原来,成长并非是一定要舍弃自己的童年伙伴,而是在于你的成熟选择。
成人世界,各种责任不可避免,那就是带着你的泰迪一起面对吧
终于等到了巴黎首映,正式上映还要等到10月10日。
在影片开始前一个小时买到了仅剩的一张票,买爆米花的时候还意外受到一个小赠品,一下子就觉得心情很好。
首映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出席,虽然只出现了五分钟,不过观众给予了极大热情。
电影院似乎挺重视这次首映,相机摄像机的都在旁边架起来,还有个扮成泰迪的小哥在台上转悠了一圈。
电影很搞笑,虽说秉承所有爆米花影片的一贯大团圆结局,但其中的笑点会让观众觉得值得这一盒爆米花。
从电影开始被ted吓到的父母,John和Ted模仿Universal经典影片ET,Ted从头到尾的爆粗口,以及那段网上流传很久“我跟了你27年,特么我的戒指呢?
我的戒指呢?
”的片段,到john同事真的成了Gay,还有各种脸熟的人打酱油(绑架ted那人好眼熟),整部影片不拖沓,那些所谓的粗口和打着擦边球的少儿不宜画面,让观众开怀。
Ted被绑匪拽成两截变回一个普通玩具的时候,虽然知道结局肯定会让他活过来,但心里还是为他的“死亡”惆怅了一番,及时是这样伤感的桥段,导演也不忘加上演员夸张的担心焦急来增加喜剧效果。
结局必定是美好的,大家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
这就是我们看这样的影片的目的,开开心心的笑两个小时。
但同时,影片也让人回忆珍惜起自己的童年。
ted的“死亡”是John的成长。
没被一声惊雷吓到表明John终于成年了,不是那个需要泰迪熊陪伴的男孩,但和童年say goodbye是令人欣慰却心痛的事情。
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泰迪。
就冲这一个多小时带来的笑声,值了!~!~
果然是预告片太好看了,正片的情节很单一。
这真是我近来看过最欢乐的片子了!电影说的虽是人和熊的故事,但实质全是两个男人之间的事情。。
120811@westvale 和预计很不一样。不算新的题材加上完好的结局而已 还恶搞中国人诺拉琼斯和泰勒..
恶搞+温情并存的电影
哈哈哈,至少看的很开心~最近teddy活过来了真好.
其实还好,值得9刀的票价啦=w=
果断坑爹了 可惜了那么好的预告片
能想起来的觉得好笑的梗只有……susan boyle梗……
黄段子加各种宅男情结,预告片就吸引了大把粉丝啊,虽然正片里面段子还要更多!不过就片子本身来说就一般了,反派设置不力,结局更是莫名其妙。。
没法看下去 真的好无聊啊 美式笑点无法理解吗?
除了熊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太贱。不过笑点不够。友谊和爱情摆一块儿还真不好说了……
太毁童年了。。。
有些电影的预告片需要精挑细选把最好的部分剪出来吸引观众,这部电影不需要。
对这头大叔熊真是很无语,导演真是各种恶趣味。
范示剧情加老美最喜欢的低俗文化,再加一点卖萌的可爱情节,电影院爆米花不愁不好卖!
你看瑞恩雷诺兹那一脸受样。。。要没那几个没品段子,也就是个一星。
happy ending大丈夫
「人人都有病」--朱德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