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有15年前 初中校园小说感觉,剧情有些俗套,但是be的让人心碎。
深处建筑行业两年多,看到男主这种情况倍感真实,辛苦又赚不到钱,要是为人更正直一些那就更没法赚钱了。
依旧是乖乖女学霸爱上痴情穷小子,依旧是母亲站在高处一脸的不支持,依旧是有个富二代冤种,要当替补。
以上俗气就算了,为什么还有个贪钱的朋友卷钱跑路剧情,这有点强行加苦情了。
“原帖”开篇的“2001年的夏天,我十六岁,正在读高中。
”大概确定故事年代背景。
评论区为工地男的职业路径操心,为工程行业从业者被吊丝化正名,热心给出考证致富的建议。
看《理想之城》的时候,赵又廷明明也是高富帅!
每个行业都有一套角色、都有不同阶层,有高富帅、有死穷鬼。
考证也需要年限,需要积累,也有“开始那几年”;工程行业甚至很多行业,都不能让凤凰男出道即巅峰。
男主的职业发展还行,只是时间上他还没到该他发达那个环节,要不是剧情需要,被强行上了强度,接连被上级坑、被兄弟骗,他27岁的年纪,已入股分包队伍,假以时日一两年或两三个项目,坐稳包工头的角色,成为资本家,再壮大……那个叫人违规施工的人,很快变成他。
情敌高富帅,也不过是比他大两岁的教培资本家。
故事本来想表现的就是这种“直男”发达前的人生阶段的爱情,就想表现这群人这个阶段的难。
故事年代背景的时间,正值中国楼市的青春期(也是剧中出现的手机、剧中没出现的互联网的青春期,八零后的集体成长回忆),各地房价如一条条恶龙被从笼子里放出来,那个网上还有人(包括公众人物)抨击房价的年代,不少丈母娘觉得年轻人咬一咬牙,理应给得起房子首付。
评论区觉得学霸女主做柜员是剧情bug,女主坐等男人“给”,不承担更多人生“戏份”。
看看现在高学历做中学教师的女生不少,以前某个时间节点之前——比如剧中故事发生的时间,银行的待遇应该普遍比做教师好吧,银行大多数岗位要从柜员做起。
在metoo运动和上野千鹤子爆火前,女主也是刚毕业职场萌新,不知前路不能对生活还手、不能力劈父母也很正常。
他们两个精神上一直就不在一个步调上。
高中时候的感情戏太薄弱,让人根本不相信他们是有爱情的。
工作后的戏,碰到的那些困难,都很真实,悲剧就是要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
问题在于前面没有铺垫,我根本不觉得他们的感情美好,所以看到后面只觉得这段感情赶紧毁灭吧,应该的。
顺便再说一下,就是男主工作中碰到的那些问题。
真的非常不专业。
比如在舟山被那个东西砸,哪怕是风太大了,那个钢架子又老化,最后弯曲掉下来,我都可以理解,可是螺丝松了,这种问题真的很难发生的,真当没人检查吗?
又比如说钱都没有收到,就拉班子给人做事,结果被兄弟坑。
哪怕是改成收到钱之后,然后拿这个钱叫兄弟去买材料,结果他没买材料,我都觉得可信的多。
再比如说他最后去搞测绘,我印象那个设备至少要两个人操作吧,而且设备那么重,本来一个人就搞不定。
(这个我不专业,但是我表哥是学测绘的,他那套设备我见过别人操作都是两个人以上操作的)。
为了让男主一个人凄凉的死去,非要搞这种骚操作。
在电影院里真的是如坐针毡,无语到爆。
我真的非常讨厌发酒疯的人。
以及明明不喜欢且知道男方喜欢自己,还要接受别人示好这种行为。
最后,放不下前任,结什么婚啊!
简直臭不要脸。
都和发小要结婚了你去找前任去了,脑子有包吗?
你放不下可以,你和现任交代了吗?
要脸吗?
是朋友提议去看的。
如果知道男主是这个渣男,我就不会去看了。
白瞎了女主的颜值。
今天看了《我要我们在一起》,让人意外地感到惊喜,从悟桐树下骑着单车的青涩美好到相处时的甜蜜再到走上社会后的种种无奈,是一部比较认真探讨爱情和面包的电影。
其实这样的影视剧并不少,比如《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在冰冷的城市里要活下来,甲方合作的合同和与分手契约必须捆绑一起选或者一块放弃,尊严被按在地上摩擦,比如《致青春》里的陈孝正,好不容易考到了大学留学名额放弃就作废,为了不再卑微地乞讨生活,放弃了爱情,选择了面包。
虽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种爱情慢慢枯萎的电影让人目睹美好的凋零,充满遗憾的悲剧永远会有人欣赏,但如果从现实生活中看,真的很难说他们做得就不对,一定不得好死最后孤独终老。
男人赚到了钱,才能给家人心定的生活,你说他们没有了爱情很可悲,可如果真的当时跟对象在一起,那样的爱情会一直美好,一直有情饮水饱吗?
也未必吧。
女人和你在一起不求你有大钱,最少能看到希望,不要像电影里租的房子拆了没地方住或妈妈住院没钱交费。
这样的情景如果是社会新闻报出来男人一定会被骂惨,只不过放到电影里看到吕钦扬无声地啃着煎饼果子,眼泪倔强地流出来时,你知道他内心也很苦很恨自己没本事又没有好办法。
可人生的矛盾就在于处处难以平衡,当有一天工作稳定了买到房子,可以谈咖啡的种类、香水的前调、可以和各种人恰到好处地玩猎艳游戏时,却难以再找到当时心动的感觉。
爱情到底是什么越发模糊了起来。
年轻的我们会看到骑着单车的男孩风中吹起的衬衫而心动,会因为篮球场上带着汗水的笑容而开心,即使约会就吃最廉价的人造牛排、睡着一天只能洗一次澡的便宜出租屋也是快乐的。
这些投入成为了爱他的理由,也成为后来有一天,成长的领悟。
爱是真的,后来缘分尽了两人成长速度不一样有一个人先走也是真的,或者都想继续但男孩迟迟赚不到钱等不了也是真的。
过去的甜蜜都会像一个巴掌在夜里拍得你嗡嗡作响把你从美好的计划里抽醒。
你明白了这世上很多东西由不得你自己,还是拼命搞钱才是真的,不要哭都只能窝在合租房里哭。
成长就是这样,说不清是好是坏,你会丢掉一些东西再收获一些东西,得到也会每天流动地变化着。
你时想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生活是这个鸟样,可房贷物业费孩子学费不会给你喘息机会,你只能认真努力地生活又接受世事的无常,然后在梦里时分像男主一样回想一下二十岁的那年夏天,那确实存在过,确实美好过,确实诚恳过但也已经成为记忆的爱情。
关于这部电影是先听了关于莫文蔚的主题曲MV,也算是顺带看了个预告片,对十年长跑的爱情故事很感兴趣。
于是我跟唐先生说,520我们去看这个新上的电影吧。
看完了之后就觉得,还是想说点什么。
我不是爱写影评的人,每次看完电影,虽然多多少少有些感触,但总是一团乱麻堵在心口,所以真要动笔反而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了。
那就从片名开始说吧,一开始看到《我要我们在一起》这个片名,觉得还蛮中二的,仿佛少年漫一样带有一点点不服输的倔强在,又还有那么点少年意气的可爱。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才发现这个片子的英文名居然是“Love Will Tear Us Apart”,不知道导演是不是也很喜欢朋克乐队Joy Division最有名的这首单曲,感觉这个英文片名确实更加贴近电影的内容,翻译过来就是“爱让我们分离”。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还戳中了我蛮多的情绪。
我想,每个观众的身边或者自己,大概都能找出这么一段感情来,明明两个人是那么的相爱,甚至可以说真正用生命去爱的撕心裂肺,但是最后依旧无疾而终。
女主角凌一尧是个特别单纯的人,她身上具有那种最原始的纯洁与天真,天真的不像生活在当下这个社会一样。
她对于爱情太无畏了,就仿佛是奋不顾身的飞蛾一样,从一开始认定吕钦扬后,就要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奉献在他身上。
吕钦扬没有考上大学,没关系;吕钦扬工作不顺利,没关系;吕钦扬不被母亲承认,没关系;即便有了更好的选择,也依旧不在乎,只坚定的爱吕钦扬一个人。
她看起来是柔弱的,但是面对爱情,她又毫不畏惧一切,对于凌一尧来说,爱就是要在一起,有爱情就有了世界。
爱情让凌一尧变勇敢,但却让吕钦扬变得胆怯。
一开始的吕钦扬有点耿直的傻气,面对全校师生作检讨依旧说着情书不后悔,大胆表示要让凌一尧获得幸福,也敢想敢做,最后成功的得到了女神的芳心。
但是进入社会后,他终于发现,很多事情原来并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成的,考不上大学,工作中受了伤,被朋友欺骗,项目中途欠款,生病住不起院,慢慢地,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一点点胆怯了,没有了曾经的锐气与嚣张,认识到很多事情即便努力却也无能为力。
而这时,凌一尧真挚的爱情就像一团火让他反而不敢招架,男人仅有的责任心让他明白这样好的女孩他不能辜负,因为连最基本的保障都给不了她,所以他退缩了……我看很多评论都说吕钦扬这是逃避,我问唐先生怎么看吕钦扬这个人物,他只是淡淡的说:他只是爱的太深了,男人越真正的爱一个人,越自卑越想逃避,因为怕自己给不了她最好的。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但又像洪水猛兽,慢慢把你浸泡卷跑,你却无能无力。
爱情很美,但仍旧难以抵御生活的残酷。
吕钦扬和凌一尧,自始至终都是彼此的,没有第三者的介入,也不见两个人的无理取闹,拼尽全力爱了十年却因为金钱与现实的无奈被迫分开,所以说爱情这件事就是这样,并不是爱就能在一起的,没有计划也容不得许诺的未来,对眼前的人珍惜就是最唾手可得的爱情,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足以对抗生活的爱,愿爱再也不需要用房子和车子来交换。
凌一尧凭什么那么爱吕钦扬?
吕钦扬爱凌一尧,非她不娶的理由很多很多:是高中时她弹钢琴的样子太美,是隔着窗帘都能闻到她身上的皂香,是她无论贫贱富贵疾病痛苦都愿意守着他,就像大乔所说,吕钦扬,你爱对了人。
“我要我们在一起”,是吕钦扬提出来、写下来的,凌一尧就随了他。
那凌一尧究竟为什么答应了和他在一起呢?
凌一尧为什么喜欢吕钦扬,为什么爱他,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他?
凌一尧为什么选择吕钦扬,电影没有说破,吕钦扬也从未问过。
而看完电影的我,虽然没有一个相爱超过十年的人,但同样从十几岁走过来,很想要替凌一尧想一想,为什么要和吕钦扬在一起?
为什么能爱他十年?
如果凌一尧有一张表格,一边是✔一边是✘,关于吕钦扬的好与坏,关于该不该和他谈恋爱,关于嫁给他的利与弊。
她会怎么填?
吕钦扬想过吗?
凌一尧的表格,或许是这样的:✔吕钦扬挺帅的吕钦扬工作后没有发胖吕钦扬没有异性朋友吕钦扬不会对我乱发脾气吕钦扬在我发脾气打他的时候,能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吕钦扬爱我,一直都在爱着✘先空着又或许是这样的:✔吕钦扬讲义气吕钦扬知道我妈妈不喜欢他但还是会照顾我妈妈吕钦扬从不偷懒吕钦扬答应要给我幸福,并且真的一直在努力✘先空着 这些表格上,十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吕钦扬自认为没给到凌一尧的。
比如江景房,比如大钻戒,比如一场不让她委屈的婚礼,比如最实在的最直白的,能让尧尧妈妈认可的东西——钱。
凌一尧在意的,只是吕钦扬本身。
吕钦扬说要给凌一尧幸福,但他们两个对于幸福的定义,是相同的吗?
17岁的时候,幸福是他们一起抬头等下午三点的飞机飞过头顶。
27岁,就是江景房吗?
吕钦扬也许这样想,但凌一尧一定不是。
凌一尧从未要求过这些,甚至她可以蜷缩在工地的小沙发上过夜,只为了和吕钦扬在一起。
电影快结束,凌一尧才真的说出那句话,告诉吕钦扬她所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我就想让你在我身边。
可是吕钦扬越走越远,被现实逼得越来越远,也离尧尧想要的幸福越来越远。
其实吕钦扬没有变,变的只是他们需要面临的困境。
吕钦扬和凌一尧如果结婚,真的就不会幸福吗?
悲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会说是的,他们不会幸福的。
但电影的结局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也给了我们一份现实虽然残酷但我们依然相爱的美好向往。
悲观主义者又会说,试试再给他们十年,凌一尧还受不受得了?
可电影院那块小小的银幕,就是停在了第十年,停在刚刚好的节点。
这十年是为了帮我们唤醒初相识的纯真、回味死守承诺的坚定,不然我们的十几二十岁,不是白活了?
谁没有为感情拼过命?
没爱过,没哭过,没有一份拼命也要在一起的信念,爱情的滋味又如何品尝?
电影院里零星有拆开纸巾的声音,有女孩低声的抽泣,所以凌一尧的十年爱恋,其实就是我们的故事吧?
我曾经是凌一尧吗?
我不会说出自己的故事,我也没有什么故事好讲,没有他们的十年之久,也没有什么荡气回肠。
凌一尧和吕钦扬是幸运的,人生中有那么大的一段时间,他们拥有彼此,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彼此心中依然存在着,一份能让吕钦扬坐在书桌前一字一句写下来的眷恋,一间便宜窄小但亲热甜蜜的已经被拆了的出租屋,几条异地之间可以奔向你的道路,还有足足撑满十年的每分每秒。
电影浓缩了吕钦扬和凌一尧的十年,好的、不好的回忆,甜蜜的争吵的瞬间,都可以按下快进和回放,只要你想,你可以从头再来,可以假设,也可以一直循环播放你们的歌。
这对于一份不能继续的感情来说很重要,因为没有彼此的余生,有些画面要重播,有些回忆要忘掉。
这不仅仅是对吕钦扬和凌一尧,还有坐在电影院里的每一个,从爱情走过来的人们。
一辈子很长又很短,因为与爱情有关,在爱里我们总是患得患失,飘忽不定。
17岁的时候,他如果告诉她:我要我们在一起比十年更长。
她或许会觉得,太长了吧?
十年?
到时候都快三十岁了!
三十岁好遥远啊。
现在的他们结束了,只相爱了十年。
她或许会想,真的太短暂了。
我是看了原文之后再来看的电影与其说不喜欢悲剧,其实是不喜欢那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但有时候又希望有个出口能够发泄一下,所以明知是悲剧仍然要看本来想看一个更丰满的凌一尧,看看她究竟为什么傻傻的等结果,看到的是一个恋爱脑了十年的傻姑娘。
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期待,导演也许能给他们一个好结局。
结果电影最后半小时一步步的走向衰亡。
眼泪一滴一滴地掉。
吕钦扬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助推着感情走向结束,相信兄弟,出走,恶劣天气逞能……但我仍然喜欢这个电影。
悲剧有时候也可以治愈人。
我经常克制自己,不要带着俗世的想法去看待一些浪漫爱情电影。
因为现实总会给你需要的工作房子和车子,而电影会带你远离俗世。
在电影里,没有那些东西也可以,死就死了。
作者:杉姐01你为一段爱情坚持过多久?
3650天,十年。
张爱玲说: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
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更何况,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车马慢,信件慢,一生只爱一个人。
用十年的时间谈一段恋爱,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太奢侈、太遥远了。
八年前,我的影评人朋友@暗夜骑士在微博转载了豆瓣长帖《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他在转发这篇故事时写道“从头看到尾,眼泪基本没停过。
在现实的围剿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头困兽,这个故事唤醒了我们对苦涩青春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珍视”。
那时我刚分手了一段四年的异地恋,四年里经常一个人吃饭、看电影、泡图书馆,每次吵架对着电话哭,对着屏幕哭,抱着被子哭,对着雨夜的操场哭......那种想念一个人,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痛,我太熟悉了,有时候我甚至都在想,那场恋爱,不知有多少分的爱,是被我幻想出来的。
凌一尧、吕钦扬的故事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不管经历怎样的现实,他们都始终相守,爱你如一,爱你至死。
02八年后,《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被搬上大银幕,刚好是在520这一天。
时间太久了,我经历了失恋、读研、又恋爱、结婚生子,我几乎忘记了这个故事,如果不是看到《我要我们在一起》的影片简介,我可能不会想起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乖乖女和坏小子的故事,这是一个民工和高材生的纯爱故事。
如此离奇?
是的,正因为两个人如此离奇的差异,才证明了这段爱情,格外纯粹。
凌一尧,马尾辫,大前额,身材娇小,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少女的青春,最要命的,她还是一位学霸,常年霸占月考红榜第一排。
而吕钦扬,学习成绩差,长长的头发被老师视为异类,虽然时长嬉皮笑脸没正形,但运气真的差,第一次给凌一尧写情书,就被老师发现。
本来是一次偷偷摸摸的告白,但刚好赶上学校大整风,吕钦扬在闭路电视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被校长当做典型当场训话。
校长:吕钦扬同学,你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感到后悔?
吕:不后悔......我深知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好的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不能给凌一尧带来幸福的生活......一场早恋的教育批评训话变成了一次深情地告白,还是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他没有退路了。
校园恋爱,开始的总是太美好,但想要坚持下去,却异常艰难。
凌一尧、吕钦扬高中毕业后,一个读了本科,一个读了专科,好在学校不是太远,两个人一有时间就会在一起。
大学毕业,凌一尧在本校继续读研究生,但吕钦扬没有选择专接本,而是选择了出去工作,他想,爱她,就努力挣钱,给她好一点的生活。
于是凌一尧留在学校里继续过三点一线、风平浪静的日子。
而吕钦扬为了实现他对凌一尧的承诺,顶着海风大雨和海浪去海边工地建围海工程,大坝决堤的日子,没有人愿意去,他却总是第一个冲过去,因为去堵大坝,一晚上有200块的加班费;
一次受伤之后,吓坏了凌一尧,吕钦扬决定不再去海边,而是留在在凌一尧的城市,在工地做起了监理。
虽然是一个监理的工作听起来很牛X: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但一个小小的监理在甲方和施工方中间被来来回回的踢,一个并没有太多社会经历的小监理有多无助,可想而知。
最要命的是,他的心中还有公道和正义,与污秽丛生的工地环境格格不入。
有一次,工程质量和一万块好处费之间,吕钦扬选择了工程质量,彻底惹怒了甲方和施工方,他也因此愤然离开;丢了监理的工作,吕钦扬又被朋友拉过去承包工程,三天之内凑齐一个工程队,准时开工。
吕钦扬为了挣大钱,点头答应了,还自己垫了钱,结果到最后才发现资方跑了;
没能给凌一尧好的生活,还欠了一大笔钱,摆在吕钦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去新疆建风力发电站,回来后不仅能还清债,还能攒够给凌一尧买房的首付。
他没得选,只能再次启程远行,离她越来越远。
在很多人眼里,这个看上去不靠谱却深谙现实的男人吕钦扬是这场恋爱中不折不扣的英雄,他深爱着凌一尧,不管自己受多少罪,也从来不对她抱怨,一个人扛下所有的事儿。
但在我看来,吕钦扬的笃定不是没有理由的。
高中时,凌一尧是万众瞩目的校花+学霸级人物;大学时,两人一个本科,一个专科;吕钦扬专科毕业直接工作,而凌一尧读完本科又去读研究生;吕钦扬从海边回来的时候,他粗糙黝黑的皮肤已然像个农民工了,但凌一尧还是当年那个清纯、大方、气质不凡的大美女;吕钦扬去凌一尧家被母亲那句“就他那个样子怎么能养得了你?
他能给你在南京安个家吗?
”刺痛,踏上公交车的那一刻,凌一尧跟母亲闹翻,光着脚丫追出来与他同居;吕钦扬喝醉酒在情敌车上出尽洋相,凌一尧都懂她,没有半点责怪;吕钦扬明明不是特别会哄女孩子开心的那种人,尤其是工作了以后,所有的重担压在他身上,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但凌一尧始终对他敞开心扉,知他冷暖;他去新疆,送她的路上,她脑子一热,可能就跟过去了......凌一尧不仅仅是那个故事里只会读书的女孩,她知道跟着吕钦扬是一场无期限的等待,是就得祖最便宜的拆迁房,买二手家具,多少年来舍不得换一个手机;她知道妈妈生病时,没人能帮上忙时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她更知道,选择那个相亲对象,意味着好房、好车、好学历的老公,就摆在那里等她......
但是,这些和吕钦扬相比,和她们两个人十年的爱情长跑相比,凌一尧随时可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管两个人断连多久,吕钦扬一个电话,凌一尧就会冲到几千里外找他,一如当年。
吕钦扬不在的日子里,她忍受着寂寞、孤独和家人催婚的花式攻击。
十年青春,不是每个女孩都愿意等,更何况,有些人等都等不起。
如果说吕钦扬是这恋爱战场中看得见的英雄,那凌一尧就是吕钦扬的灯塔。
没有她的隐忍,就不会有他的倔强。
这场故事里最动人的除了时间,还有它的双向奔赴。
你逞强、你脆弱,你要面子,你犯浑、你远走他乡,她都懂。
这么多年里,两个人能持续奔赴,这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动力和感情基础啊?
03不同于以往的校园爱情题材片,《我要我们在一起》是一部完完整整的爱情片。
从始至终,两个人没有因为各自经历不同人生,没有因为毕业工作,就产生隔阂、生疏、猜疑,更没有所谓的第三者。
哪怕凌一尧最后相亲订婚,她的未婚夫看上去也像个第三者。
我已经是三十岁的年纪,那些因为毕业;因为异地;因为一个去了重点大学,一个去了普通本科;一个工作,一个读研;一个去了500强,一个去了小公司;因为有了条件更好的对象;因为父母的反对......就选择分手的情侣,太多了,多到我也不再相信爱情。
大家把这些不能在一起的原因称为“无法跨越的现实”。
但我想说,那不是无法跨越的现实,那是大家不够爱的证据。
她读研了,你就要赶紧相亲?
两个人异地了,就要赶紧分手?
你怕的不就是自己付出又得不到回报吗?
但最真挚的爱是什么样子?
是白娘子千年修行,只为一个许仙;是不管你活着还是死去,我都不会忘了你;是you jump,I jump.....是从来都不问代价的去爱,去爱,去爱。
电影把这个刻骨铭心、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很好,电影中吕钦扬和凌一尧的样子,几乎和我想象的一样。
从头到尾,我热泪盈眶。
经历了太多凡尘往事,我知道这样的爱情故事注定不会再属于我了,但我好感动,因为在105分钟的时间里,我仿佛重新回到青年时代,浑身都充满了活力、傻气和各种奇奇怪怪,那个可以为爱义无反顾的年纪,真好啊。
我不知道此时此刻,有多少情侣正在现实与她\他中做选择,但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如果不想错过彼此,一起牵手去看看这部电影吧,我想它很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这是种末日狂欢般的爱情,无所畏惧的开始,苍白无力的结束,所有激情欢愉刻在了心底最深处,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去拼命爱了,去争取了,去努力了,但是最终不得不被现实所打倒,爱着但无法在一起,爱着但不能幸福,我知道我想要的幸福是和你在一起,可是我的将来没有一个你,你还爱我吗?
我知道你爱着我,我的爱因你的离去而离去,我的幸福将不会是我想要的幸福,我还爱着你,但是我们不在一起了。
我的纯真的岁月中有一个你,如此幸运又如此不幸,如此灿烂又如此脆弱,我的心底最深处永远有着那个初见的你。
或许这个故事不是happy ending,所以观后感都有些落寞,女主的倔强和男主的痴傻,那个年纪的纯真和激情,那些他和她之间的浪漫,悸动,梦想和无谓,真实美丽。
你是我的 我是你的爱情是什么?
对于吕钦扬来说,是初见时看见窗帘下画着笑脸的帆布鞋时的悸动;是那一夜向“公主”展示自己盖的大楼时的满足;是一无所有时尧尧依然坚定选择时的遗憾。
他说这么委屈的婚她也结,是啊,爱就是常觉亏欠。
对于洪一尧来说,是他当着全校三千多人的面说要给洪一尧带来幸福的生活;是淋雨后在公交车上他说我不养你谁养你;是两个人坐在医院的楼梯上他说我要努力给你最好的生活。
她说我等你啊,是啊,爱就是无条件相信。
吕钦扬去了新疆,洪一尧坐在楼顶看飞机划过,是否还会想起那个夏天,男孩说要跟她分享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秘密:例如每天下午三点,会有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
可是,为什么我们很相爱,我们用尽全力去爱,却不能在一起。
放在门当户对的婚姻价值观里,一定会劝他们分手!
理性地说,对于女生,明明是高学历研究生,却把最好的青春拿来和一个灰头土脸的监力小伙子在破烂的出租屋里度过,她不觉得苦,在她眼里,只要最爱的人在身边就是幸福。
对于男生,调皮的中专生心中捧着自己的白月光,一身正气的他根本无法与恶势力斗争,想赚钱却被兄弟坑惨,他先妥协了,在他眼里,他觉得要给女生一个家才是幸福。
若是生活在乌托邦中,我多么希望吕钦扬和洪一尧能在一起。
就像电影中的那一幕:他们住进了幸福的小家,洪一尧在琴键上弹下只属于他们的浪漫音符,吕钦扬为她点燃漫天的绚丽烟火,他陪她吵,她拉他闹,他们在烟火中相拥相吻。
那一夜,吕钦扬躺在漫天大雪中,还是觉得遗憾吧,不幸的是他再也无法与尧尧相见,幸运的是他死在了最爱她的时刻。
最近在听林俊杰的《冻结》,多么希望像歌词写的那样:冻结那时间冻结初遇那一天冻结那时间冻结吻你那瞬间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公主好好好好好好好看!
BE也是浪漫的结局。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