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字 烂 如果是给大人看的话 女主冒名顶替就不说了 没有计划直接靠运气也就不说了 但是凭什么他练了还不到几个月 就可以超过练了几年并且认真训练的女二 女二号天天勤勤恳恳在练习 最后就被女一的“爱 热情”给超过了???
不是说爱与热情不重要 只是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上吧 凭什么女主 从孤儿院偷跑出来 毫无计划 中间没有任何挫折 一下就遇到好人 并且冒名顶替他人 剥夺他人去学校的权利 自己跳的不好,还没被开除 反而是其他的虽然不精但还是有一些跳舞经验的,其他女生被开除 ???
刚开始的时候 女主连基本功都不会 就一次一次的逃过了被开除 实现梦想没有错 追逐梦想很励志 前提是要演出真实 这个太童话了 当然很多人说是给小孩看的 那就说以上传递的价值观 是否适合教育给小孩?
我认为不适合 极为的不适合 小孩子懵懵懂懂的时期 你教他不择手段实现梦想 你教他剥夺他人去学校的权利 你就他冒名顶替他人 你教他要有爱只要热情就可以战胜 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女二 叫他无所顾忌随便上一个车 美名其曰 追寻梦想???
如果是我 我坚决不会让我的孩子看这部电影
写于2020.03
昨晚上陪着孩子们一起看了一部法国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西》,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小女孩菲丽西,来自于一家孤儿院,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成为真正的芭蕾舞者。
为了完成这个梦想,她和小男孩维克托一起制定了一个“大冒险计划”,逃出了孤儿院,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
在这里菲丽西被外表冷漠但是内心善良的女仆奥黛特收留,一起在贵妇卡米耶夫人家做工,并遇见了同样一心想成为芭蕾舞者的卡米耶小姐。
菲丽西为卡米耶小姐练习芭蕾时优美的动作所倾倒,可是又被对方轻慢鄙视的语气所激怒。
愤怒之下,她冒领了卡米耶小姐的录取通知书,顶替了她去巴黎歌剧院学习芭蕾。
从一开始连最基本的踮脚尖都不会,到后来在名师的指导下,她进步神速,成为最有希望参演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小舞者之一。
可是,谎言总有戳破的时候。
在《胡桃夹子》选角的最后阶段,卡米耶夫人带着女儿赶到歌剧院,戳穿了她的真面目。
而后菲丽西,在经历过不安、犹豫、愤怒、失望与平静之后,与卡米耶小姐来了一场真正的对决。
卡米耶小姐的舞姿优雅、娴熟,没有一丝破绽;而菲丽西的舞蹈,虽然不如卡米耶小姐那样完美,可是她更有激情。
因为对卡米耶小姐来说,学习舞蹈是完成妈妈的期望;但对于菲丽西来说,芭蕾是她从小的梦想。
完美的舞者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灵魂。
最终,菲丽西获得在《胡桃夹子》中演出的资格,而卡米耶也放下了内心的傲慢与偏见,真诚的祝福了菲丽西,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故事完满结束,睡觉前,我跟呦呦探讨电影里的人物。
我问她:“宝贝,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
”呦呦想了想,说;”我最喜欢卡米耶小姐,她跳舞的动作特别美,并且她最后跟菲丽西成为了好朋友,那个坏女人(卡米耶夫人)要打菲丽西时,她还说不要吓着她。
”“是,但是那个卡米耶小姐一开始挺讨人厌的,对吧,她嘲笑菲丽西,还挖苦、贬低她。
”“妈妈,什么叫做嘲笑,什么叫做贬低?
”呦呦问。
“嘲笑就是笑话,一开始卡米耶小姐不是笑话菲丽西是个讨厌的小老鼠吗。
贬低就是说对方不好,还记得吗,卡米耶小姐说菲丽西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到,还记得吗?
”“哦。
”呦呦轻轻地回应着,思考着,继而坚定地说,“她那样说不好。
”“是的,就是非常不好。
比如,如果有人现在告诉你,呦呦,你是一个糟糕的孩子,你舞跳的也不好,写字又难看,长的也不好看,脾气还很坏。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呦呦沉默了好几秒,突然说:“妈妈,我感觉……好难受。
”我赶紧把她搂在怀里,摸着她的小手和脸蛋,唉,这真是一个心思很敏感的孩子啊。
“不要难过,妈妈刚才那样说只是在说“如果”,在妈妈心里,呦呦可一直是最棒的孩子啊。
但是,宝贝,你要记住刚才这种感觉,刚才心里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很难受,都有点想哭了,对不对?
”“是。
”呦呦声音都带着点哭腔了,紧紧地抱住了我,搂住了我的脖子。
我摸着她的头发,继续讲:“妈妈今天跟你聊这个啊,是想让你知道,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武器,也可以伤害别人的。
比如,你夸奖别人,表扬别人,安慰别人,这个人会觉得心里很温暖,很舒服,很开心。
可是,如果你像这个卡米耶小姐一样威胁吓唬人家,贬低打击别人,那人家心里就会是你刚才的感觉,很难过,很受伤,对不对?
这个时候,语言就像一把刀子,划伤了别人的心。
”
呦呦不吭声,还是紧紧地搂着我。
“所以我希望你记住刚才的这种感觉,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说让别人难受的话,多想一想怎么说话别人会感觉更舒服,明白吗?
能做到吗?
”“妈妈我能做到。
”小脑袋在我怀里蹭了蹭,多亲的宝贝啊。
我们继续聊。
“那如果有别人对你这么说了,比如班里有个小朋友,她就是看你不顺眼,说你讨厌,你要怎么办?
”呦呦想了想,“我会难过,会生气,会不理她。
”我说:“你这个时候的生气是非常对的。
如果有人这么说你,那她就是在故意贬低你,是一种不尊重你的行为。
你完全可以表示生气,愤怒。
可是,妈妈想问你,生气之后要怎么办呢?
你会跟她吵架吗?
或者会跟她打架吗?
还是只是不理她?
”呦呦老老实实的回答;”我不知道。
”我说:”其实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因为具体情况不一样,如果是很小的事情,不理她就行;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跟她反驳,告诉她你说的不对,你瞎说。
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但是有一个钻石法则,妈妈希望你记住。
”“什么?
”“任何时候,如果有别人说你讨厌,说你不好,不管有没有妈妈在你身边鼓励你,你都不要相信她的话。
要记住自己是很棒的,很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对自己的信心,任何时候都要有,明白吗?
”呦呦似懂非懂,但还是乖巧的回答:“明白了妈妈。
”睡前谈心结束,我轻轻地拍着她和已经睡着的弟弟,听着他俩逐渐均匀绵长的呼吸声,啊,这一天终于结束。
为什么要去跟呦呦探讨这些?
是因为我认为,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除了技能知识、责任感等的训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心的训练”。
什么是“心的训练”?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诗歌,《薄伽梵歌》,里面有这样的记录:众生身体中永恒的个体灵魂,的确是我的组成部分,它居于原质或身体之中,激活六个感官,包括第六感管即心意。
生命体用眼、耳、鼻、舌、身和意这六种感官去享受各种感官对象。
无知者不能觉知生命体离开身体或者居于身体里……但是拥有自我知识之眼的人能看见。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人类感受这个世界不只是通过五官(眼耳鼻舌身),而是通过“六官”,第六官就是我们的心。
当然,有时候它也会被叫做灵魂、意念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但是我更想把它具体化为两个字:“感受”。
也即是说,“心”并非是我们的所思所想,并非理性思考逻辑计算的结果,而是我们心中涌动的感受。
比如,当你看到弱者时,你会感受到同情还是冷漠;当你被别人羞辱时,你会感受到愤怒还是平静;当你处于危险之中时,你会感受到恐惧还是镇定;当你想达到一个目标时,你是只能感受到目标的刺激,还是也能体会出内心究竟是怯懦亦或是笃定。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心”。
有人事业有成但依旧觉得精神空虚;有人明明家庭圆满但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明明已经快接近目标终点,却又因为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原因放弃,这其中缺乏训练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近几个月以来,疫情的发展与控制打算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不少人内心的焦虑与恐惧直线上升;又或者,面对当下解决不了的复杂难题,有人不自觉地用游戏或者其他什么把自己的时间填满,他以为,不去面对自己的心,就不会再感受到痛苦。
可是,如同其他五官一样,喝不到水嘴巴会干,长时间蒙住眼,视力会退化;心如果得不到关照,它同样也会因为被忽视,而扭曲变形。
拥有这样一颗心,又怎么可能获得内心的幸福?
所以,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我会经常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感觉:你现在觉得开心吗?
你是不是有点难过悲伤?
或者你有没有其他的感觉?
你需要妈妈怎么样做,才能让你感觉好受一点?
前路漫漫,人生无常。
我不知道孩子们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挫折与挑战,又到底该怎样应对;我也不是什么坚定的有神论者,以为有某种宗教信仰,人生就可以脱离某种苦海,永远脱离痛苦悲伤。
肉身脆弱,世事难料,我唯一希望的,是孩子能像菲丽西一样,在成长中日渐勇敢、自信、坚强,把一颗心训练的强大而柔软,激情又宁静,以此被铠甲,奔向她想要去的远方。
菲丽西只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没有任何舞蹈功底,误打误撞到了巴黎,梦想进入舞剧院却没有门路,遇到了好心的奥黛特小姐,一个富人家的清洁工,在主人家里,她盗取了千金卡米耶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了她,女佣发现了没有揭穿她。
出于对她的同情,还亲自教授她芭蕾基本功,但舞蹈学院的老师梅拉特先生非常严格,奥黛特女佣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告诉菲丽西,可以做某事和把某事做好是两回事情,所以我们必须每天练习,她相信这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可以成功,因为她有卡米耶没有的东西——对芭蕾的热情,热情可以战胜一切技术性的东西。
菲丽西冒名顶替的事情,还是被卡米耶的妈妈揭穿了,菲丽西本应开除,但老师一天天被她的执着打动,认为她很有潜力,也很努力,破例留下她和卡米耶同时参加克拉拉角色的竞选。
菲丽西未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菲丽西继续更努力的练习,同时歌剧院的俄罗斯王子鲁道夫开始追求他,比赛前一天晚上穷小子维克托和鲁道夫同时要约她出去玩,但是曾经的芭蕾舞者--奥黛特小姐告诉她,即使是比赛前一天,也应该坚持练习舞蹈,然后按时睡觉。
菲丽西没有听从她的忠告,自顾自出去玩了,选择了赴俄罗斯王子的约。
睡过头的菲丽西在最后一场选拔比赛时迟到了,这让她的老师非常失望,最后关头,破例给了她两次表演的机会,但她频频出错,因为前一天晚上她几乎没有睡觉也没有练习,失去了演出的机会。
菲丽西被卡米耶的妈妈强制送回了孤儿院,想让她彻底失去表演的机会,但她没有放弃对舞蹈的热情,院长看到她偷偷地练习,被她的执着打动了,送她回到了巴黎歌剧院。
演出前一天,与卡米耶公开决斗,跳出了卡米耶没有做出的动作,因为这一超高难度的动作,老师破例让她演出了胡桃夹子中克拉拉的角色。
舞台上的菲丽西光芒万丈。
每一个人的命运的确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几年前看过,今天又重温了一遍,打开豆瓣一看评分并不高。
这或许是挺像爽文剧情,但整体来说,我是觉得不错的,从中最让我铭记的就是“你为什么要跳舞”,因为它一直都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真正的热爱是不会被浇灭的,就算是很多人都说梦想只能想想,转换一下思维,只有因为各方原因没能实现梦想心有不甘或者是根本没有梦想的人才会这么去说,去打击他人,虽然他可能不是个坏人。
不管别人怎么说,just do it,你所热爱的你用内心去表达的,就是最好的。
再一次告诫了自己,做个好人,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
我也想要未来的他最初是喜欢上我优秀的吸引人的地方,爱上的是我最本真的自己。
英语老师晚自习放给我们看的 目的很明显——灌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毒鸡汤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还行 对于我们这种十四五的初三生实在是显得太幼稚 里边的很多情节不合理也不连贯 搞得我以为自己看了删减版 比如那两个老师到底是怎么认识的又为什么分开 老师到底是怎么残疾的 菲丽西的父母是谁 为什么会变成孤儿 很多都没有交代清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一直不理解 为什么米卡尔每天举铁就差36524练舞了 菲丽西零基础学了几个月就超过她了?
这合理吗 灌鸡汤也不能这么灌啊 还有这俩小孩看着就五六年级吧 接吻啥的是不是过于超前了
我可能更多没有看到她为梦想的努力,细细看发现各种事情其实都是我不认同的,比如偷人家的录取通知书。
我可能自己看的也比较局限了,没有注意女主的努力,女主的天赋,女主的成功,我更多注意到她的不对,觉得其实她因为自己的梦想也伤害了别人,如果没有女主光环,光是偷通知书也是不小的事吧。
到也不能否认也有人能从中看到其他品质,坚持,努力,坚韧,看的角度不同吧。
踢翻这碗让人生理厌恶的臭鸡汤。
看得出来主创是想向迪士尼的励志女主角靠拢的,但是从头到尾就是鸡贼鸡贼再鸡贼。
女主光环大到靠骗、靠偷得来的机会也能如此理直气壮,真是对所有用功努力的人的侮辱。
这种片子给小孩子看真的没问题吗?
女主"惯例性"失败后,坐在我后座的妈妈对小孩讲:"你看,考试前一定要复习,不然就会这样了。
"影片如果真的停在这里,我也敬他是条汉子。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4617670233630.html 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茜》讲述了孤儿菲丽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她和想成为发明家的好朋友维克多从孤儿院里逃出来,前往巴黎。
一位名叫奥黛特的好心女士收留了菲丽茜,让她和自己一起打扫一个贵妇人的宅子。
贵妇人的女儿卡米耶傲慢无礼,故意摔坏了菲丽茜的"妈妈留给她的音乐盒。
…… 菲丽茜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对芭蕾舞的无比热爱。
历经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菲丽茜最终赢得与著名舞者一起演出《胡桃夹子》的机会,登上了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是七年的坚持让我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
因此,唯有坚持才能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唯有坚持才能战胜困难,唯有坚持才能迈向最后的胜利,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本来想高高兴兴的看一个动画,在腾讯上这个片子的评分有8分。
结果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一个打破规则,装乖巧让别人替她承担责任的人。
居然被冠以梦想两个字?
很多人举例说,女主的成功来自机遇,她抓住了,她有热情,所以她成功了。
她的机遇就是逃跑让同伴被抓走,卖惨式工作不努力,偷走主人家孩子的录取通知书,冒名顶替。
为什么别人要为她的错误买单?
说女主这也是抓住机会的人。
我举几个自身的例子你们不妨品品。
我读小学6年级的时候,学校有3个可以报考杭州外国语附中的机会。
因为朋友修改了我的成绩单,我去不了。
对方学校觉得我信誉有问题。
这位朋友她顶替了我的名额去面试。
我在参加面试的前夕,准备自己的成绩单和资料。
我的闺蜜,从小一起玩,父母还是同事的那种。
凭借自己是学习委员,登记成绩的职务之便。
给我一个学期所有的课程都敲上了【及格】的印章。
别的且不说,我语文期末考试98分,全班第一名。
最后成绩单上得了一个【及格】的章。
你们觉得合适吗?
事后,我的老师用透明胶带把敲错的红章一点点粘掉。
再补了新的【优秀】章上去。
但是我却被拒绝参加面试。
原因是我的成绩单是被修改过的,而且是大面积修改。
杭外觉得我的信誉有问题。
如果是她敲错了,那么我这么多课程,连带体育音乐美术都是【及格】也是敲章敲错了?
我不能理解的事情在于,这个姑娘真的跟我关系很好,过生日都会请回家的那种。
因为她肤色很黑,被班里的人欺负,我一个个把欺负她的人打回去,自己落个凶名。
发生这件事情之后,我第一时间找她确认是不是登记错了。
她却告诉我不会的,不是她,不要冤枉她。
在班里大哭一场,你们能理解一个10岁的受害人,明明收了委屈,却因为施害人哭泣了,而被同学围在中间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过分呀】,你们理解我当时想辩解我只是想知道原因,却被同学说【你怎么连好朋友都欺负呀】,然后他们像玩闹一样把我的书本和文具扔出了教室。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教室在3楼,我到现在还记得我被扔出去的文具盒摔的变形的样子。
之后我才找了父母。
又找了老师。
只要她告诉我是自己登记错了,或者告诉我拿错章了。
甚至是随便一个理由。
我可能都不会像现在这么恨她。
最后老师查了找了哪个同学帮忙的登记记录,甚至把我们双方父母约出来聊天,跟对方父母说【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她还是没有跟我道歉。
甚至下课我一靠近她就开始哭。
我小学的最后一年过的非常不好。
初中我进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私立初中,升学率第一。
全市百名以内考进去的。
我以为是一个新的开始。
但是顶替我去面试的这位朋友最后也没进杭外。
而是也进了这所学校。
我在4班,她在11班。
渐渐的别的班级的同学来问我,是不是很喜欢欺负人。
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人这种东西,是只会同情弱势群体的。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我不会。
所以根本没有人相信我才是受害者。
然后我开始一个人呆着。
好好学习。
没人玩也没关系,我喜欢画画。
画素描时间是过的很快的,一幅画就3个小时。
考AB级,中考还能有加分。
我觉得这样也很好。
然后初二进入了学校的科学竞赛班。
专门参加比赛给学校争光的那种。
初三上学期我生病请假了一周,周六落下了一次去竞赛班的课。
结果我就接到通知,我不用再去了。
而带我的科学老师也因为乳腺癌的关系,不教我们了。
换了个男老师来上科学课。
中考以后,我回学校看老师,当年的科学老师,切掉了病变的乳房又回学校教课了。
看见我就请我吃饭。
然后说起当时的事情。
原来是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的儿子想进竞赛班。
跟我同班的。
我正好请假给了人家一个借口,撤一个人出来,换一个进去。
感觉自己整个人心都凉了。
高中我就没什么兴趣学习了。
成绩好又怎么样呢?
每次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别人使手段就可以把我顶替,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呢。
然后我就专心画画了,成为了一个美术生。
但考上了上海的一本大学,设计专业的。
美术这种东西就是看手上功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没有人代替你。
我觉得很好。
但是听说当时改我成绩单的姑娘考上了宁波大学我还是心理很难受。
为什么这样品格低劣的人,因为会哭会卖乖,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还是模范生。
而我同样成绩优异,只因为我是美术生,却被认为投机取巧。
我没有努力么?
一本大学难道是假的么?
当然,我是很喜欢设计行业的。
以后也会一直一直从事下去。
现在考了美国的MFA。
希望自己更进一层楼。
不是因为成绩差才学美术的。
但是我一直会想。
这些人是不是偷了我的人生。
如果没有他们。
我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
我没有出手害过别人,但是别人却不放过我。
如果按照这个电影的套路,因为她有梦想,她也想去杭外所以她抓住了机遇,让我去不了。
因为他有梦想,他想进竞赛班,所以我被换了下来。
这合适么???
菲丽西如果没有主角光环,那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孩。
她世故,不求上进,还有那么点顽劣。
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孩子一下子走了好运,得到了一个成为优秀芭蕾舞者的机会。
最后她用天赋和努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样的运气。
此类奋斗史比较容易引起争议,会被批判成不正当竞争。
但反过来看,大多数人都是不完美的,大多数人也会有梦想。
心中要有梦想,才有机会去实现,当然前提是要保持正直。
20210821臺灣片名|《芭蕾奇緣》畫風可愛,就是女主角太作死。
第一次看跳舞的动画片
仿佛看了场印度电影
芭蕾舞速成班
满满爱…努力就能实现梦想…(但你必须有运气)
正赶上我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看的电影,明知道就是成长温情类型,还是跟着泪点哗哗感动了。唉,谁没有个梦想呢!
好看……
「D」程式化的叙事,婊子人设女主
以三观不正闻名,慕名而来,我笑死了女主三观确实很不正,又蠢又没边界感哈哈哈,而清洁工是个正常人,一上来就嘴不喜欢烦人的小孩。男主油,男二蠢,女二也是mean blonde,主创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
人老了一不小心就会变得非常感性,分明是一部更适合小朋友看的动画片可为什么不时地会触动内心一些柔软的神经呢?影片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给四颗星我觉得是可以的。
视觉很美好,人物很鲜明,内容体现西方文明骨子里那种乐观精神。至于说其三观不正,有毒鸡汤等评论,我只能理解为欣赏水平有限。
这部剧有毒吧……主角苦练一阵子就可以打败从小努力学舞的女孩……
戴涵涵,meh
浓浓的小鸡汤,竟然挺好看。老套的梦想在法国人的手下,充满了十足的趣味性,有着一贯法国动画的细腻和浪漫,也有着往国际商业化靠拢的趋势。跟《小王子》的勿忘初心类似,不要被现实纷争遮盖了双眼,梦想的最初形态,热情永远是最大的动力,故事简单,音乐画面都很赞,结尾还有小煽情
这个五分给盛一伦的配音,超越期待值一万倍
看得好感动!情节就是美国电影的套路但是我喜欢!
音乐还挺好听的,故事蛮俗套。感觉跳芭蕾跟武术轻功一样
女主光环太强……
公映3D。歌剧院斗舞;自由女神像大战
梦想不能为道德瑕疵正名吧,反正是不打算给我孩子在小时候看了